“我们尉迟村要充分利用名人效应,推进敬‘德’树‘理’传统文化建设”“我们豆庄村要依托人文建筑等旅游资源,打造‘强基提升,古堡新生’品牌”“我们长畛村要加快‘两区三园五基地’建设,增加村民和集体收入……”这是沁水县嘉峰镇一场别开生面的擂台赛,18个村的党组织书记轮番上阵,晒变化、比成绩,将各村基层组织治理能力摆在了台面上。全省各地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,抓出了精气神、抓出了大变化,下更大功夫抓下去,各级党组织重任在肩,广大群众热切期盼。
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,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;提高社区治理效能,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;要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,把基层的工作做好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考察调研山西时,专程到汾西县僧念镇段村便民服务中心,实地了解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情况,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。牢记嘱托、勇担使命,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《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》,省委确定2022年为“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年”,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,走深走实、见行见效。
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,社会治理重心在基层、难点在基层,活力也在基层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始终把基层治理问题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来抓。走好新的赶考之路,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,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下更大功夫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要为基层治理夯基垒台、对基层组织固本培元、让基层党员强筋健骨,不断推动基层党群服务提质增效、打通为民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办好中国的事情,关键在党。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,最根本的一条是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近年来,从“早看窗帘晚看亮灯”爱老行动、“红色物业”走进老旧社区等探索实践,到基层党组织、临时党组织团结带领群众织密疫情防控网,再到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、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……全省各地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成效显着。实践证明,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,势在必行、大有作为。
路线确定以后,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。要聚焦“谁来抓、抓什么、怎么抓、如何评”等问题,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、本领过硬、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。坚持中央要求与山西实际相贯通,坚持城市基层治理与乡村基层治理相贯通,坚持注重基层首创与借鉴“他山之石”相贯通,坚持责任、考核、奖惩“三个体系”相贯通,坚持省市县乡村“五个层级”相贯通,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
“小网格”有大作为。要进一步细化优化网格设置,推动基层治理所有要素入网、所有事务进网。建章立制好办事,事在人为看担当。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这一重要保障,树立担当干事这一鲜明导向,让“干重活的吃馍,不干活的挪窝”,让基层干部干事有劲头、进步有奔头,我们就一定能够更好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。(徐补生)
责任编辑: 李敏